2019年4月16日上午,在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合作主办的《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多功能厅举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小敏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及相关协会领导、行业专家、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新闻媒体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报告》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携手合作编制发布的国内首部地方金融监管蓝皮书,该书全景式描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广东地方金融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力图从客观理性角度探寻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之路,探寻未来地方金融监管的思路和方式。希望该书能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人员、金融从业人员、行业研究人员以及对“7+4”(见注释)类金融行业感兴趣的人士提供参考学习借鉴,帮助他们熟悉广东地方金融业态的发展情况,充分认识“7+4”类金融行业具体的运行模式和存在的风险,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的发生,助力广东金融行业合规、健康的发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小敏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对待,足以显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演变在十几年间历经多次改革,反映了我国金融业逐步壮大和演变的历史。金融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业态在创新和风险之间的平衡把握,对监管制度设计和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部研究报告推出非常及时。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熊万高代表两家编写单位向支持该书撰写的广东省金融监管局及行业协会、相关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该报告在国内首次将本地区的“7+4”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沿革、盈利模式及风险情形整理分析,并提出监管思路和建议,希望为地方金融监管建言献策,提供较大的帮助和支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钱金保代表编委会向到会嘉宾介绍了《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发展报告(2018)》的概况。
在发布会的问答环节中,与会代表就该书报告的内容积极提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任志宏代表编写组做了详细回答,讲述当前金融业风险防范概况,梳理了报告中的要点和亮点,使到会人员及媒体更全面且清晰的了解了报告的丰富内容。
作为广东本土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携手合作,经过半年多的深入研究,集中行业思想智慧,采各家之言,集众家所长,编制完成此《报告》,并邀请到国内著名金融专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教授为这部国内首部反映地方金融监管的书稿作序,他给予了高度肯定及较高的评价。《报告》以为服务地方金融监管的需求为目的,顺应金融监管形势变化,探索行业发展的监管之路,旨在对国内其他区域以及未来的地方金融监管发挥“样板”作用,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地方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未来,负责单位计划将以年鉴的形式定期编撰该《报告》年度系列,希望为我国各地区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探索和完善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注释:
7类: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4类: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
020-89993197